哄得老刘直呼这孩子比李瑜强,不像李瑜这么滑头。
李瑜看着满脸严肃的儿子:“……”
臭小子,你还有几副面孔呐?
景和十二年的秋天,十七岁的李淳与刘家三姑娘交换了庚帖,定下来年春天下聘秋日成亲。
景和十三年春,京城,码头。
十一岁的盼盼从黔贵归来,褪去婴儿肥的她却晒黑了许多,配上腰间的软鞭更显了几分英气。
张三娘和李纲也回来了,准备吃他们大孙子的喜酒。
快三年不见,盼盼依旧喜欢黏着哥哥。
“哥,听说你要给我娶嫂子了,嫂子好看吗?”
李淳想了想那个温婉的女子,理所应当地点了点头。
“是好看的。”
比元御史家的女儿好看,元家的女儿像元御史脑袋有些大。
刘学士家的闺女也像刘学士,但是刘学士长的蛮好看的。
盼盼闻言很是兴奋:“我要去闹洞房要第一个看到漂亮的嫂嫂,以后还要带我侄子侄女玩弹弓……”
李瑜无奈地看着这对兄妹,老三生了仨儿子一个闺女都没有。
这丫头这三年待在黔贵,天天跟着那仨小子上房揭瓦,掏鸟窝,打猎,性子养得比从前更野了。
听说玩的游戏……都是怎么实战兵法之类的。
宁照安对女儿性子没啥想法,只琢磨着怎么把这丫头的肤色变回来,京城的小姑娘哪有这么黑的?
李淳闻言只是笑着摸妹妹的头,让她备好给嫂嫂的见面礼。
见面礼一般都是姑娘家的锈活,盼盼拿鞭子的手估计拿绣花针都费劲。
原本他并不盼着成亲,不过最近他却盼着快些成亲。
因为他想参加乡试,他老子却怎么都不肯点头。
非要他成亲了才行,也不知这成亲和科举到底有什么必要性。
景和十三年的秋天,李瑜长子的新妇入了门。
在满目的红和众人的贺喜声中,李瑜的思绪又回到自己六岁那年,他跟在喜轿旁边进了李家的场景。
那时候的老爷子正是自己这个年纪,他满脸和蔼地让自己喊他父亲,还给自己取了新名字。
“大魁这个名字不适合读书人,从今日起你便叫李瑜罢……”
李瑜抬起头看向八十岁的老爷子,见他红光满面精神奕奕,旁边母亲脸上带着也满足的笑容。
他笑着闷了手中的酒,他想自己没有辜负母亲的疼他一场,也没有辜负老爷子抚育他一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