扬州之战打完,军事上就没有能让他操心的事了。
交州随便派个将领就解决了,再打打异族,欺负欺负别的国家,维护维护世界和平。
多掠夺些东西,让百姓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。
至于土地,他打算恢复到五千年历史上最巅峰的版图就不再要了。
哪些地方曾属于过华夏,他就要什么。
自始至终没有属于过的,他懒得去管人家土地上人的死活。
除非是有非同寻常战略价值的。
仇汉的全部嘎了,跪的快的就建立附属国,以霸权屹立在世界之巅。
刘辩想的有些远,轻咳一声收回思绪,三公九卿在议论可行性。
杨彪沉吟着提出建议:“四十万大军,何不兵分多路?”
全交在刘备和曹操手里,风险不小。
“扬州有多少兵马?”
刘辩一直没注意南方的问题,给袁术封了侯之后让他自己玩去。
如同历史上的曹魏一样,先将北方握在手里,再收拾完异族,最后看向南边。
这确实是最稳妥的规划,而且完善的路线,是先取益州,再攻扬州。
袁术是个什么实力,他都没有摸清。
皇甫嵩接话道:“至多十万兵马,以及一支十分精锐的水师。”
四十万打十万,优势在我。
扬州兵马可能会有虚数,朝廷的四十万大军,可是实打实的正规军。
刘辩心里有数了,“先下诏把人诏回来。”
不应诏就打,袁术怂了的话,刘辩也可以考虑给他封个闲散的公侯,然后依靠武帝的推恩令,淡化这件事的影响。
扬州是块宝地,刘辩计划未来要大力投资那里,使扬州尽快富庶,然后反哺其他州郡。
“臣稍后就开始拟诏。”荀彧点头。
刘辩又沉声道:“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,务必将扬州情况打探清楚。”
“臣等遵旨。”
众人拱手。
一切在有条不紊的推进,次日,两道圣旨,分别向着益州和扬州发出。
……
扬州,位于大汉东南部,面积相当于兖州、青州、徐州三州之和。
人口近五百万,拥有广袤的土地种植水稻,且亩产超越小麦一倍。
汉末动乱时,许多士家拖家带口逃难过去,再加上本土豪强崛起,令人不敢小觑。
今日南方兴起的士族,不管来自何处,都对朝廷没有好感。
此时,山间小路上,一支军队在行军,前方却有名文人打扮者等候多时。
军队继续前行,从军中脱离出一位陋颜短鼻,眉目粗浓,不修边幅的狂士。
两人相会,后者率先开口,“子敬为何会出现在这里?不是应该去益州了?”
鲁肃愁眉不展道:“明日我再动身,倒是你,非要打?何不与我一同劝诫明公,尽早归附朝廷?”
“哈哈哈。”后者大笑几声,“如此世道,若不能成就一番事业,岂不是枉来一遭?”
说着,后者的双眼火热,“拿下江夏,届时与益州刘焉攻防一体,退有长江天险,进可从江夏直插荆州腹地,攻守便异形了。”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