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骏闻言,眼中露出几分赞许,这份审时度势的清醒,正是留守将领最需具备的特质。他点了点头道::“要想守住这里,还少不了马知州的支持,等会儿马知州过来,咱们再好生商议下!”
两人正商议间,门外传来脚步声,赵普与马崇祚一同走了进来。马崇祚刚进门,便笑着拱手:“将军与曹将军商议留守事宜,想必已有定论?方才赵判官与我说了情况,我倒有个想法,或许能帮曹将军稳住滁州民心。”
杨骏抬眼示意他细说,马崇祚接着道:“将军写的《三国演义》中,董相国进京时,因麾下人马不足,怕震慑不住朝野,便让士兵夜里悄悄出城,白天再大张旗鼓进城,反复几日,外人只当他兵力雄厚。如今咱们要撤走主力,只留一千兵马,百姓见兵力减少,难免会心生惶恐,若效仿这个法子,或许能解此困。”
杨骏闻言,眼中当即闪过亮光,转头看向曹彬:“这法子好!既不用额外耗费兵力,又能稳住民心,曹兄觉得如何?”
曹彬也颔首赞同:“马知州此计甚妙!如此一来,即便主力撤走,百姓也不会察觉异样,我守城时也少了后顾之忧。”
赵普在一旁补充道:“我这就去安排人手,让撤走的队伍做好夜间行军的准备,再叮嘱士兵们严守口风,绝不能走漏消息。”
杨骏点了点头,然后看着马崇祚笑着说道:“对了,马知州,我请你过来,是有件事与你商议,官家让我们……”
他话还未说完,马崇祚却突然收起了方才的笑意,语气也一改之前的温和,带着几分坚定直接拒绝:“杨将军,我明白你的想法,不过,我倒觉得不必如此——此地留有曹将军一人即可,守城与民生事务足以应对,我还是跟你一块儿返回寿州,或许能帮上更多忙。”
这话一出,屋内几人都愣了愣。杨骏皱了皱眉,不解地问道:“马知州,滁州民生刚有起色,你若离开,后续的赋税征收、农具发放、流民安置等事,恐无人能妥善接手,这如何使得?”
马崇祚当即拱手道:“杨将军!官家的旨意是让我们驰援寿州,岂能违抗圣命?如今寿州战事吃紧,陛下急盼援军,只要咱们拿下寿州,扫平南唐残余势力,这滁州早晚还是咱们的,眼下不必过分拘泥于一时的留守!”
赵普眼神一转,这时候立即出言附和道:“将军,马知州说得在理。遵旨驰援是头等大事,滁州有‘昼进夜出’的计策稳住民心,马知州去寿州助力,反倒能让咱们更快拿下战事,届时收复滁州更是水到渠成。”
杨骏看着马崇祚,突然明白了他的想法,他沉吟片刻后,终于点头:“既然马知州心意已决,又有这般远见,那便依你……”
“既然如此,那我就下去着手准备离去事宜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