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懿对众人的目光很受用。
他研究一辈子学问,为的就是这种人前显圣的时刻。
今日吐蕃拿出一首好的诗词,他反而非常开心。
因为只有这种情况下,他的诗词打败吐蕃,维护大乾尊严,才能得到更广泛的传播。
这是属于读书人的英雄时刻。
想到这里,张懿清了清嗓子,朗声开口:“玉宇星河转玉盘,龙城灯火耀金銮……”
第一句,就把中秋的景色给描写出来。
然后开始从最浅显的景色,深入到中秋佳节的核心,将中秋佳节千家万户团团圆圆的美好意境给描写出来。
随着张懿的吟诵,大乾这边逐渐露出了笑容。
谁都能听出来,张懿这首诗无论遣词造句,还是意境的深远,都远胜吐蕃。
那么他刚才所点评的“尚可”,也就非常合理了。
一首诗吟完。
张懿轻抚长须,神色颇具傲气地看向吐蕃使臣:“不知老夫这首诗如何?”
吐蕃使臣脸色虽然有些难看,但是他并没与嘴硬,拱手到:“不愧是大乾诗圣,这首诗绝对是咏月寄情的绝品佳作!”
不过,他倒是没有太过失望。
就凭此次诗词交流,番邦其实与大乾差距并没有之前那么大,最大的差距在张懿身上。
他们承认张懿在诗词一道的地位。
但抛开张懿这个大乾诗圣以外,大乾并没有领先番邦太多。
张懿听到这句大乾诗圣,顿时喜不自禁,他压了压手笑道:“呵呵,吐蕃刚才那首诗其实已经算是佳品了,不过还需在意境上多作打磨。”
“多谢张祭酒的提点。”那吐蕃的诗人微微一笑。
“哈哈,张懿乃我大乾国子监祭酒,让他出面的确有些不合适。”李玄也是龙颜大悦。
张懿此次行事,不仅压制了吐蕃,还没有丢大国风范,应对得恰到好处。
“有张祭酒这首诗,倭国朋友还敢吗?”这时,一个番邦使臣看向一直没说话的倭国。
“张祭酒这首诗的确是不可多得的佳品,倭国佩服不已,不过小王听说大乾年轻一辈当中,四皇子诗才无双,乃年轻一辈第一人,小王斗胆想要挑战一下四皇子的诗词。”倭国三皇子高丘雄望拱手道。
张懿这座大山绕不过去。
但高丘雄望找了另一条道路。
他年龄本就不大,没必要和老一辈去比。
同时他也是倭国王子,挑战大乾皇子才符合自己的身份。
李承泰没有想到,高丘雄望竟然会挑战他。
不过,他对于自己的诗词也很有信心,倒是没有露怯:“既然倭国想要挑战,本王自然不会拒绝,只不过大乾年轻一辈,本王可当不得第一。”
说到年轻一辈。
他脑海中想起了一个人。
那家伙可是把大乾文坛,不管年轻一辈还是老一辈的读书人,全都吊打的一遍。
只不过今日晚宴,他没有到来而已。
高丘雄望以为李承泰在谦虚,并没有多说什么,而是对他做了个请的手势:“请四皇子赐教。”
他先是沉吟了一下,旋即道:“本王这次就不作诗了,写一首词吧。”
“巧了,小王也是一首词。”高丘雄望笑了。
李承泰愣了愣,肥胖的脸上闪过一抹凝重,他能从高丘雄望的表现中,看到对方自信满满,所以才想着不写诗,选择写词。
想让对方措手不及。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