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是他不敢把黄竹筒的皮子拿回家,每天都着急变现,所以才一直在和他合作。
“不卖就不卖,那你这些皮子也拿走,什么玩意儿,我能帮你,就算是很给你面子了。”黑鬼自以为是的吃定了程小东。
程小东也懒得和他废话,提着东西就走。
黑鬼脾气也上来了,背后讥讽道:“这镇上你除了卖给我,你还能卖给谁?”
“不识抬举!”
程小东没说话,背着东西走了。
肖志有些心虚:“东哥,这人讲的没错,镇上也只有他要啊。”
“我们以后卖给谁?”
“我们现在就去县里,他也不过是一个中间商,我也是图方便才会和他合作。”
“今天他能把黄竹筒皮子降低两元价格收购,到了明天后,估计又会继续压,不卖他了,另外找买家。”
程小东早就有计划了。
家里的黄竹筒熏肉,几十斤,而且现在芥菜也成熟了,这种菜是做腌干菜最好的东西。
二嫂已经准备大干一场了,所以他也需要尽快去县里找到买家。
肖志觉得也是这么一个道理,我们那么辛苦在山里熬夜抓来的东西,总不能贱卖吧。
1983年,程小东他们老家镇上,到县里的路都是鹅卵石路。
也没有公交车,只有一辆柴油三轮车,后面一个带雨棚车斗,里面放着几条长条凳坐满了人,而且车斗里都是一些货,连鸡鸭都有。
气味特别的难闻。
一路磕磕碰碰,摇摇晃晃,三四十里的路足足走了一个半小时才到县里。
这是肖志这辈子第一次到县里,望着县里那种五六层的高楼,以及身边时不时穿过的单车,显得有些自卑。
背着花费编织袋,跟在程小东的身后,感觉东哥牛逼死了。
在县里走路好像一点都不怕,大摇大摆的,比本地城里人还威风。
“东哥,我们现在要去哪里?”
“供销社。”程小东说:“那里应该有收皮毛的地方。”
“至于其他,我们待会找个菜市场去问问。”
程小东知道,县里肯定有倒爷在收皮毛,而且给的价格也绝对比供销社高。
这年代虽然已经改革开放,但一些倒爷行事非常的小心,想要找到他们不容易。
最好的办法先去供销社那边了解一下价格,如果合适的话,就先卖给他们。
肖志对县里一眼黑,自然程小东说什么是什么。
就这样,他们一路询问到了供销社。
供销社是计划经济的统购统销部门。
前面是卖场,大楼的后面有专门收购皮毛的地方。
一个窗口,特别高,程小东站在这个窗口跟前,就只有一个脑袋与这窗口齐平,说话都很费力。
里头坐着一个女同志,瞅了瞅他们 手上的化肥编织袋:“是什么皮毛?”
“黄竹筒的皮毛,收吗?”程小东感受着这大姐盛气凌人,心里不太舒服。
大姐瞥了他一眼:“收,大的八元,小的七元,你把皮子摊地上我看看。”
说完脑袋勾了出来,但还在一边嗑瓜子,这年代的通病,吃国家饭的,在普通老百姓的面前,总喜欢摆这么一个谱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