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一会儿,他们另外的箩筐里也见底了。
一共九十斤,卖了七元二角。
要知道,这九十斤是他们全家种了一年的红薯收成。
在一个卖红薯的人走了之后,蒋心乐忍不住问:“刚刚这个,你怎么不说他很年轻了?”
程小东笑着说:“这话不能乱说,要看人打扮。”
“如果打扮的穿金戴银的,穿的也是最好的衣服料子,那就说明这人喜欢听别人说他年轻。”
“刚刚的这个老同志,一身解放装板板正正的,一脸的严肃。”
“这种人如果你说他年轻,会让他认为你在说他不够成熟,觉得你是侮辱他,懂了吗?”
蒋心乐嗯嗯了下,觉得程小东讲的特别有道理。
程小东最后又总结了句:“这就是看人说人话,见鬼说鬼话,要懂得观察人。”
“走吧,肚子饿吗,我们去买葱油饼回家。”
“另外多买点猪肉,让二嫂多做点风吹肉,好吃。”
蒋心乐收拾摊位:“不要乱花钱,你还要打船呢,这钱你也拿着吧。”
说着把钱递给了程小东。
这是他们全家商量出来的结果,全力支持程小东打船的想法。
前两天地里那些甘蔗也卖了,钱全部都集中在了大嫂那里,给程小东存着。
程小东望着蒋心乐这样,内心莫名的心疼。
身上衣服,补了又补,脚上穿的还是草鞋。
这段时间他也想过要给家人都做几身新衣服,尤其是冬天要来。
以往他们家都是一双草鞋过冬,湖区湿冷入骨,个个一到脚上全是冻疮,肿的老大。
但现在他要尽快打船,加上天气还不是很冷,所以只能暂时解决好家里吃饱、吃好的问题。
希望五里沟那边能给点惊喜吧,这样赚钱就能快一点。
接过了她手里的钱,又把钱塞进了蒋心乐的口袋里。
“我说过,以后都不会再用你们一分钱。”
“这段时间要是有人到村里来卖布了,记得喊我下,我们再一人做一身衣服过新年。”
镇上也有布料店。
但价格很贵,而且款式,质量都不怎么样,大多数都是一些劳动布,没什么选择。
但村里卖布的贩子都是从外地搞来的潮流货,且价格也要便宜。
所以村里一般都是从这些贩子手上买。
蒋心乐说:“做什么新衣服啊,太浪费钱了,反正一年四季都是在地里干活,谁会穿好衣服去干活。”
“这钱你……”
“听我的。”程小东目光坚定,这钱他是真拿不下,太重。
是几个嫂嫂面朝黄土背朝天所得。
蒋心乐看程小东一脸严肃,说:“那好,等你打船要用钱的时候我再给你。”
两人正收拾着东西,对面有一男一女走了过来。
“东伢子,卖红薯啊,赚到了几个钱啊?”
程小东抬头一看,老熟人。
挖泥船队陷害他的张大国,边上一起过来的女人,竟然是方露!
此刻方露手里拿着两个葱油饼,吃的嘴巴算是油。
另外一个手上提着绿胶绳网兜,里边是一块涤粘中长花呢布,这种潮流布他们镇上没卖的,只有县里才有。
中海生产,一尺能卖到3.6元。
此刻方露似乎是故意要把那块布在程小东面前炫耀。
说了句:“大国,以后不要乱花钱了,你赚的工资也不容易。”
程小东听的一阵恶心。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