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只要你能成才,周叔能为你做一切能做的事。”
“走吧,待会和小刘好好沟通下,价格能下来点最好。”
正说着,这个小厂的厂长已经走了过来:“周叔,总算是等来您老人家啊!”
周正才一脸严肃:“能不能改了这个拍马屁的习惯,我一个农村老倌子,整天老人家老人家的喊。”
“我听着脸红。”
刘欢俊赶紧发烟:“那我可不能怠慢了你,你是我们厂里的财神爷,里面请。”
“果杂(这个)兄弟是?”
目光放向了程小东。
程小东笑着伸手:“老哥好,我是程小东,和我周叔来买渔网的。”
前边周正才回头说了句:“我侄子,价格搞便宜点,走吧,看你的绳网。”
刘欢俊立马热情。
很快带着二人到了厂房里看他们的产品。
老一辈的人赶湖赶山真特别有原则,他们都把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道理刻进了骨子里。
赶山的时候,如果抓到了一些小崽子,一般都会放了,不会赶尽杀绝。
捕鱼的时候他们用网也有讲究。
谁用了网子太密的绝户网,谁就要被背后戳脊梁骨。
可惜到了九十年代之后,年轻人不讲道德,什么绝户网都丢了。
一把新能源,断子绝孙……
最后周才正帮程小东选好了网,价格也杀到了八角五一米。
芦苇林很大,要多点插网阵,这样才能保证收获。
程小东最初准备买三百米。
但周才正说:“芦苇荡里虽然没有明确哪块地方是谁的,但出鱼的点基本已经被人给霸占。”
“所以先别搞那么多,先试点。”
“尤其是王富贵那边现在已经把一到港子给全部承包之后,很多人都不愿意每个月出人头费。”
“大部分人都选择了在外围捕鱼,外面的水道竞争更大。”
程小东听了周正才的话,先买一百米,明天织网的老师傅就会上门。
刘欢俊很会做生意,他深知口碑的重要性,别说一百米绳网,哪怕是你过来买一米,他也会帮你送到家。
这个年代有这个送货上门服务意识的人,真特别少。
整个过程当中,用几十年后的话来讲,就是情绪价值给的特别好。
两人离开工厂后,程小东突然开口。
“周叔,我有点不太理解,现在都不想交人头费,那就说明一到五港子里面竞争少。”
“怎么没人愿意赌一把?摆明了进去收获肯定会很大的。”
周正才顿了下:“你这个伢子,我没想到你还挺鸡贼啊。”
“你讲的没错,但现在是我们在对抗王富贵,就是要和他干到底。”
“我们世世代代在芦苇林里捕鱼,凭什么让他从中间赚一道,没有这个道理可讲。”
这点程小东还真不知道。
想了想说:“还是不要对抗为好,能够赚点是一点吧,以后芦苇林会是常态。”
“倒是可以找王富贵谈谈承包费降低的问题,他现在其实也特别着急。”
“还请了几个人在芦苇林看守,但又收不到人头费,每天还要支出那么多钱,可以好好商量。”
周正才叹了口气:“再说吧。”
“王富贵这人赚了点钱就整天抬头不认识人,他不会让步的。”
“走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