甚至连这边的黄鸭叫都要大很多。
基本都已经有两斤多一条。
不过,并不是所有的鱼越大越好吃,黄鸭叫这种鱼,太大了肉会特别柴,腥味也会比较重。
最后他们船舱全部都满了。
草鱼五条,条条都是一米左右的。
青鱼两条,也有十来斤一条。
还有鲤鱼三条,其中有一条超过了二十斤,肚子圆滚滚的特别肥。
还有黄鸭叫估计加起来也有二十多斤。
只是有点可惜。
有一个钩子本来上了一条目测估计超过二十斤的鳡鱼。
当他们过去弄的时候,鳡鱼挣脱了。
其中有一条翘嘴超过了一米。
几十年后,纯正野生的米级翘嘴基本都已经灭绝了。
但在这年代的大湖里,处处都是。
这年代的烹饪方法有限。
不像几十年后,什么都会过油,放的油比较多,所以口味千变万化。
所以很少人有人吃翘嘴,因为刺多。
程小东就特别喜欢吃野生的翘嘴和扁鱼。
肉是蒜瓣肉,入口即化。
鱼肚皮那块的胶原蛋白也挺多。
别提多美了。
回去的路上,程小东笑着说:“今天中午回去我们就吃这条鱼。”
肖志一脸嫌弃:“东哥,还是搞点黄鸭叫吃吧,这鱼刺太多了。”
江大山也说:“必须要吃黄鸭叫!”
一阵秋风吹过,拂过了眼前的一大片芦苇,苇叶婆娑,沙沙声响。
程小东的心情特别不错:“那是你们不会吃,我下厨。”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“走吧,赶紧去把丝网阵那边。”
几人划船前往了二港子那边。
这些鱼太大了,而且取上来的时候已经有些已经气若游丝。
船舱里也放不下,太阳已经有点大,不太可能就这么放在船板上暴晒。
要趁着鱼还有口气,尽快到岸边把鱼卖给王富贵。
死鱼和活鱼的价格相差一毛钱,一条鱼十来斤,随随便便一条鱼就是一元多,都能买一两斤猪肉了。
这个经济账他们还是知道怎么算。
到了二港子河边之后。
江大山和肖志下船去取丝网阵上的收获,程小东和王强去河堤那边卖鱼。
大堤外河边上,已经有不少渔船靠岸了。
一箩筐,一箩筐的鱼挑到了王富贵叫过来的船边上。
王富贵手里拿着一个小本子,一个个的打秤,
有时候也会被骂:“贵伢子,你个奸商,你这秤有问题,老子打不死你,同村的你也玩花!”
王富贵愁眉苦脸的解释:“我这秤是大队部那边借来的,怎么会有问题呢,王老倌,你不要给我血口喷人!”
没办法,渔民们心里其实对他还是有点气。
王富贵每天在这里收鱼都要被人给问候。
程小东和王强把鱼挑上来之后。
王富贵望着他们箩筐里喜人的大家伙。
“这是从哪里搞的?你没跑我那边承包区域吧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