程小东笑着说:“你别管,我有自己的用途。”
随即对那人说:“一角钱一斤有点贵了,五分吧。”
“这些鱼哪怕你这会送到镇上去卖,也不会有人要。”
“五分?”这人一脸苦涩,确实有点太低了。
但程小东讲的也没有错。
卖不掉最后也只能丢了,太可惜了。
做咸鱼干吧,那个渔民家不是一堆的咸鱼干?
更何况这年代普遍家里都舍不得用油,渔民天天和鱼打交道,他们并不是很喜欢吃。
家里一碗咸鱼,好几顿才能够吃完。
纠结了很久后说:“那就六分吧,你加点,都是辛辛苦苦从湖里弄回来的。”
程小东说:“行,你这里我全部都要了,另外,其他人这个品相的鱼,我也全要了。”
谁箩筐里还没有几条这种品相的死鱼。
他们正愁怎么处理呢。
听程小东这么一说,其他人马上掏出来卖给了他。
最终,程小东用六分钱一斤的价格,收了一百多斤。
总共才花费六七元。
这一路上,王强一直都在唠叨,觉得程小东亏大发了。
程小东看边上有人,一直不说自己想干嘛。
直到回了家里后,程小东才解释。
王强听后,心里开始盘算起来。
一百斤鱼,三斤鱼能晒一斤干鱼。
能出三十多斤!
一斤干鱼可以卖三元五角,这还是鲢子鱼的价格。
如果是草鱼,青鱼这些还可以多加一角钱。
就算三元五角,那这些鱼所能产生的价值超过一百元。
盐成本:
一斤盐一角五分钱,按照二嫂腌鱼的习惯,可以腌制三十多斤鱼!
一百斤鱼也不过花掉三四斤盐,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再就是算他们的人工,太阳总不要钱吧……
他算着算着,突然汗毛直立:“东哥,我们大队这二十多条船,每天都可以出一百多斤这种死鱼,这么一算,很赚钱啊……”
程小东笑了笑:“所以赚钱要靠脑子,也要靠自己腿多勤快,多去找出路。”
“你们先剖鱼,我去县里,心乐那边应该东西都卖的差不多了。”
今天早上,程小东他们四人一起去了六港子,没时间去卖昨天的野鸭。
所以就让程雯雯和蒋心乐先去了县里送货。
他要赶过去和她们汇合,买一台缝纫机回来。
王强充满了干劲:“那行,这些你不用管,我去找二嫂回来。”
“腌鱼这东西,还是要二嫂亲自下手,不然我们手脚没轻重,要么就是太咸了, 要么就是盐太少,导致鱼肉坏了。”
说着赶紧去地里找二嫂和大嫂去了。
昨天开始,大队组织去防护林砍柴的事已经结束了。
再过一段时间就要到了种油菜的季节,两个嫂嫂正在忙着先把地给翻了。
哪怕现在日子过的好了,他们也绝对不会让自家地给荒了。
第一,土地是农民的根,根深蒂固,刻在了骨子里。
厉害的农民,每年种地,没事就去地里捧点土闻一闻,就能大概分辨出今年这片地的收成。
所以他们见不得荒地。
第二,要是家里空了一块地,马上就会被人打上一个懒人的标签,是会被人笑话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