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次三元底薪,他们其实都赚了不少。
每天进一次就三元,外加提成,收入已经很可观了。
王强是把钱看的特别重的人。
这会也开口:“东哥,虽然你觉得我们赚的有点多了,想要减少我们工资,但我知道,你肯定不会亏待我们。”
“没事,你讲吧,我们都跟着你就是!”
程小东有些郁闷的看了下这两个家伙。
随后望着撑船的江大山:“山伢子,你又是个什么想法?”
江大山更加洒脱,哈哈大笑:“那还不随便你,以前我一个月累死累活也就赚十来元。”
“你总不可能一个月让我十来元都赚不了吧,你讲吧,我无所谓的。”
三个人很快达成了统一意见。
程小东摇了摇头 ,苦笑了下:“你们当我程小东是什么人呢。”
“亮伢子那种人?”
“以后我们要从杂牌军转向正规军,不能再按照次数来给你们算底薪。”
“按月来算,每月两百底薪,提成不变,暂时先这样干着吧。”
“等到我们正规化,正开了工厂之后,我在给你们算干股分工。”
“两百底薪?”王强愣了下,脑海中马上开始算账。
以前一次三元,一个月三十天。
一个月不可能每天都赶山赶湖,不然忍受不了。
就算是三十天每天都来干活,一个月也就一百八十元的底薪。
现在给我们算两百元,还加了工资啊。
赶紧说:“东哥,别,我们赚的足够多了,你不知道刘明亮那群人现在多羡慕我们。”
江大山也说:“有点多了,要不还是按照以前的分配方式……”
“行了,装什么装你们。”程小东白了他们一眼:“一起赚钱的滋味才爽。”
“我说了我们要走正规化。”
“就这么说定了。”
说完望着船里的一个鱼叉:“山伢子,你把你鱼叉弄过来干什么。”
江大山他们还想说什么。
但看程小东一脸坚决。
三人内心深处,同时泛起了淡淡的温暖,感动。
一阵沉默之后,江大山深吸了一口气:“东伢子,谢谢你,没有你的话,我们家那个情况……”
“别废话,扭扭捏捏,不像个大老爷们。”程小东打断:“这鱼叉?”
江大山苦笑了下:“那我也不客气了。”
“这两天我们在六港子那边天天能看到那条大鳡鱼。”
“嚣张得很,每次都是距离我们一点点远,然后浮出水面望着我们。”
“所以我们想着,看看能不能今天给它一鱼叉弄上来。”
程小东精神了几分:“那条大几十斤重的?”
前段时间他也看到了这条鳡鱼。
王强说:“何止几十斤,我都怀疑最少有上百斤了,妈的,那体型!”
“比前年 吴老倌弄回来的那条大鲤鱼还重!”
前年,吴老倌就弄回来了一条五十多斤的鲤鱼,应该是他们最近几年的一个记录了。
东听湖区有很多大货,但芦苇林这边水浅,一般一二十斤的居多。
超过这个重量的也很少。
每次洪水上来,淹没了芦苇林,东听湖主湖里的大货也会游到这边来吃东西。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