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留下的白昆,没想今天这位齐主任话会如此之多。
竟从五年前,白昆第一天来县府办开始,一直聊到这次的提拔机会,最后齐主任还把白昆一路走来的五年,进行了一个大致的总结。
可明明齐主任的嘴里说的,大多是好话,可是白昆听着却不舒服。因为他没想到,自己的身上,居然被人打上如此多的标签。
白昆在单位上班,最痛恨的就是给人贴标签。在白昆看来,这样的行为,比起那些背后使绊子的人还可恨,毕竟使绊子这种事,还得抓机会,一次一次来。
可贴标签却不同,那就是张嘴一句话,不把人当人,一旦标签效应产生,一个人就会像是一件商品一样,呈现在别人的眼里。大家还会不自觉地做出印象管理,从而使得自己的言行和标签标定的内容一致。
关键在于,被贴上标签的人,如果不能跳出原有的圈子,这些标签,将会伴随一生,很难洗掉。
就像那年的抗洪救灾,白昆的事迹,难道真就没人知道?
显然不是,而是因为申报名额有限,有人因一己私欲,特意为之。
当时就是眼前的这位齐主任,代表单位申报抗洪救险有功人员的功劳,对于这事,当时的白昆,并不在意,因为在他看来,凡是参与者,本就人人有功。
可事后没过多久,这位齐主任就给他打上一个标签,老实人。
“老实”一词,本意并无好坏,可从齐主任的嘴里出来后,就变成了贬义。说是做人可以老实,但做事不能太老实了,要懂得变通,不能太过死板了。
一旦被人贴上老实人的标签,别人就会潜意识里觉得你好欺负,所以不卑不亢,才是职场上为人处事应有的态度。
可今天,白昆不知道为何,再次想起,心中却燃起一股怒火。
此时的齐主任,完全没有察觉,依旧语重心长。
“小白啊,我是看着你一路走来,一步步成长到今天,这一次,机会来了,就要好好抓住,现在你三十岁不到,就能有提拔副科的机会,说实话,在我们南山县,很不容易。”
可齐主任哪里知道,当他这次把话说完,白昆的内心,对他已经厌恶到了极点。
因为齐主任身为办公室主任,对于普通科员的提拔,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两年前,曹县长就曾赏识白昆,有意提拔,结果就是被眼前的这位齐主任,几句话给说没了,后来李正奇上位。
对于这事,白昆可一直记着。
现在白昆想起这段往事,就觉得眼前的这个齐主任好笑,林场主任这个位置要真是一个美差,今天哪里还能轮得到他白昆,还不是因为没人去,这个位置才空出来。再加上白昆误会这事有秦娇兰背后的插手,也让他觉得自己当上林场主任一事已经板上钉钉。
被说烦了的白昆不打算给这位齐主任好脸色,可转念一想,还不知道齐主任今天谈话,葫芦里卖的什么药,白昆带着一个心眼,故意道。
“齐主任,谢谢你的关心,只是我觉得自己这次机会不大。”
齐主任一听这话,立马鼓励。
“诶,年轻人,要有信心。”
“这不是信不信心的问题,齐主任,不说林业局那边的推荐人比我专业,光是县府办,就不知道有多少前辈比我优秀,你侄子不是在林业局,我就觉得,他比我合适。”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