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来到最后几页账的时候,江山赫然发现里面的字变了,不过却更加惊喜。
因为这些字他认得,这正是父亲江福田的写的字!
他的字算不上特别漂亮,但一笔一画十分端正,哪怕是眼神不好的人也能看明白。
江山想起应该是从这一天起,江福田便接任老会计,代过一段时间的账。
只不过这账本只有江福田5天的记录,而后就没有了。
算上面的总和,后面肯定还有不少。
因为江福田一直在去世之前都仍然在做代账会计,少说还少了一个多月的。
不过眼下找不到后面的了,只能前面将就着看。
江山闭着眼睛回忆了一遍,这本账本记录的所有数字,脑子里很快脾凑出一个信息。
按照上面所示,村里交公粮,出工分和收获每一笔都有记载。
不过到江福田记录几天,后续就没有了。
没记错的话,那会儿要开始分粮,账本戛然而止。
江山又往前推了一遍,按照账本上所记的收成情况,村民们发的粮起码能够足以让一家三口吃上半年,等到第2年的新粮下来了。
也就是说,当时桃花村种粮产量极高。
而且有一部分是去镇上帮忙修路修水渠,盖政府以及学校,这些都是另外的工分,会计一一记录在本。
只是江山有些奇怪,好好的账本把后半部分毁了,又留下这一半是什么意思?
难道是怕这一年记录的不全面,还是说里面有什么东西?
江山仔细回忆,忽然想起按照年数算,那会儿应该是大饥荒,压根吃不上饭。
桃花村能有这么高的产量,应该早就被报道成为先进村。
可是记事以来,村里的日子就过得很清贫,别说发展,大部分村民饭都吃不饱。
此时,他注意到一个名字,赵德全。
赵德全?这名字听起来耳生,江山并不记得桃花村谁家姓赵,还有个孩子。
按照当时挣工分的记录看,赵德全也不年轻了。
不知道为什么,江山心中猛地想起一个人,那天跟着老村长一起来取琥珀戒指的男人。
从年龄推算,他绝对符合。
而且江山看到他记录的工分特别多,不仅每天都按时出勤,而且干的活也比别人多。
短短20多天的时间里,有两个星期甚至超越别人的一半,这也太夸张了吧?
那个时代吃了上顿没下顿,连走路的劲都没有,谁还会拼命往死里干?
不仅如此,赵德全的工作也与众不同,很少下地。
一般是去镇上开拖拉机,还有给农场干活。
现在的话来说叫借调,不仅管一顿饭,回来之后还有奖励。
赵德全的工分领先其他人很多,江山粗略估算能养活一家五口的了。
经过漫长的回忆,江山笃定村里没有叫赵德全的人。
加上他干的活完全不符合常理,有很大的吃空饷迹象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