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封的官,能有多少含金量……
他的目的是改写历史,不是当官,甚至是当皇帝!
当皇帝整天起的比鸡早,睡的比狗晚,还不如当个闲散王爷自在。
次日清晨,薄雾还未散去,南新仓外,挤满了人,黑压压的一眼望不到头。
这些,都是京城里的百姓,他们衣衫褴褛,面黄肌瘦。
一张张脸上,写满了麻木。
当南新仓厚重的大门缓缓打开时,这些百姓的眼睛,瞬间一亮。
是粮食!
大门里,是堆积如山的粮食。
人群开始骚动,不少人下意识往前挤。
“安静!”
陈墨已经换上了明制铠甲,静静的站在粮堆边,目光缓缓扫过众人。
他身后,是数百名穿着玄色铠甲,手持长刀和长矛的士兵。
这些士兵如同一座座雕塑,散发着肃杀之气。
骚动的人群,瞬间安静下来。
就在这时,身穿蓝色常服的崇祯,在王承恩的跟随下走了出来。
看到面前数不清的饥民,他强行挤出一丝作为帝王的威严。
他清了清嗓子,用尽全身力气,高声喊道。
“朕,有负万民,致使京城遭此大劫,朕,心痛万分!”
“今日,特命陈将军,开仓放粮,换我大明百姓,一线生机!”
人群短暂的寂静之后,爆发出窃窃私语。
“早干嘛去了,这个时候冒出来……”
“不管怎么样,陛下没有抛弃我等!”
哭声、喊声,牢骚声连成一片。
随着领到粮食的百姓越来越多,不少尚未对大明失去信心的百姓跪地谢恩。
听着百姓高呼“谢陛下隆恩”,崇祯眼眶一红,神情有些恍惚。
他扭过头,看向一旁面无表情的陈墨。
猜不透这个男人的心思。
陈墨缓步走到崇祯身边说道。
“朱兄,民心易聚也易散。”
“始终,得民心者,得天下……”
陈墨没有在这个时候抢风头,而是把所有高光时刻都留给了他。
崇祯缓缓扭头,看向陈墨,这七个字,他当了十七年皇帝,听闻文臣武将说过无数次。
从未像此刻这样,觉得这几个字如此沉重。
“民心……”
他低声重复着,声音发颤。
“朕何尝不想得民心,可……你现在开仓放粮,他们自然念你的好,可粮总有吃完的一天,到时候,你再看看这民心,还在不在!”
崇祯猛然意识到,自己有些失态,竟对着一个陌生人倾诉自己作为一个皇帝的无能。
陈墨静静的听着,没有反驳。
只是看着不远处分发粮食的士兵,一边发粮,一边高喊。
“陛下念及苍生,特命陈将军开仓放粮,莫要拥挤!”
人群之中,混着几个书生,正一脸震惊的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。
崇祯,还活着?而且就在这京城之内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