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深吸一口气,心中那团火焰,再次燃了起来。
“将军放心,属下定不辱命!”
李岩也没有让陈墨失望,他雷厉风行,迅速制定了几条安民之策。
第一,先在城中主要街道设立粥棚,保证所有百姓的基础食物需求。
但单纯给饭吃,混吃等死不是长久之计,必须让百姓有活干,然后赚的粮食,才能有尊严的活着。
李岩组织青壮年,修缮房屋,加强工事,处理尸体,以最快的速度恢复被战火摧残的京城。
这二十几天,南新仓消耗粮草,不过一万石。
以前,陈墨只能照拂不足十万人。
但目前全面占领京城,南新仓所剩下的四十多万石,若是照顾全城八十万百姓,可能坚持不到两个月!
好在完全没有粮食来源的百姓,大约只有三十万左右。
但粮草补给,依然是目前最大的危机,这个问题,只能交给陈墨处理。
第二,李岩从投降的万余大顺降兵中,挑选纪律尚可,身家清白的五千人,组建了京城第一支治安巡逻队。
他们负责维持秩序,保护百姓,严惩那些趁火打劫的地痞流氓。
李岩曾是大顺主要将领,收编这些大顺降兵,几乎没有任何阻碍。
这支由降兵组成的队伍,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,甚至为了有朝一日加入陈墨的玄甲兵队伍,执行任务的时候也格外的卖力,京城的治安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好转。
第三,登记户籍,设立临时医馆。
登记户籍,是陈墨一直都在执行的政策,李岩则继续延续。
这项政策,主要是方便更加精准的分配物资,也杜绝奸细混入的可能。
利用张千朔的墨商商会运来的物资,在城中设立数十个临时医馆,为伤者病者免费医治,避免百姓活活等死,引起慌乱。
一道道安民的告示被张贴在城中各处,墨门的成员也开始自发在民间奔走,帮助难民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方一文更是把陈墨描述成奉天命护佑京城,编成了各种故事,传遍大街小巷。
陈墨也趁着大顺撤离,通州权力真空,迅速控制了通州。
一切,都有条不紊的进行,京城这座死城,渐渐恢复生机。
崇祯坐在南新仓议事厅内,听着王承恩的汇报,整个人都有些恍惚。
他走向城楼,看着外面恢复生机的街道,看着那些脸上重新有了笑容的百姓,心中五味杂陈。
原来治理一个国家,还可以这样。
没有任何繁文缛节,没有朝堂争斗,一切以民为本,而且落实到实处。
那个叫李石(岩)的年轻人,他的才能,远在他手下所有文臣之上。
“就连上苍,都站在陈墨那边吗?”
崇祯默默发出感叹。
强大的军队,善治的文臣,这一切的背后,都站着那个年轻人,陈墨。
虽然陈墨没有干涉他的任何决定,甚至将民生大权都交给了他。
但他心里清楚,如果他来做这些事情,绝对无法做到如此面面俱到。
现在这京城,明面上,姓朱,但暗地里,已经姓陈了。
那些所谓的权谋权术,在绝对的实力面前,显得如此可笑无力!
他长叹一口气,声音里充满落寞。
“承恩,你说,朕是不是真的错了?”
王承恩跪在地上,不敢抬头,轻声说道。
“陛下,您没错,只是,陈将军他,或许真是天神下凡,世间万事,皆不可挡……”
崇祯望着远方,久久无言,心态发生微妙的转变。
“好个……世间万事,皆不可挡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