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明日,我要和李石(岩)一起视察京畿民生恢复情况,不知史大人可有兴趣一同前往?”
史可法先是一愣,接着便是几分真切的期许。
“定国公邀约,老夫岂有推辞之理?”
他白天虽然已经看到了城中情况,但若是能亲眼看看真实的民生,也是他刚刚所写檄文之实据。
第二日一早,马车缓缓驶出定国公府,朝着京郊方向而去。
车窗外,早已不再是饿殍遍野,土地荒废。
夏收的麦浪虽已褪去,但土地并未停耕,目之所及,皆是翠绿,百姓在玄甲军的协助下,正在为薯苗、豆苗浇水,除草。
史可法掀起车帘的手,僵在半空。
这……这真的被闯贼和战火蹂躏过的京城?
这才短短四个月光景!
“这这这……”
史可法声音颤抖,激动的不知说些什么好。
李岩翻起手中的账本,脸上同样挂着抑制不住的自豪。
“定国公平定京津后,阻止百姓开垦荒田,修复水利,改良耕作方法……”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“今夏,京畿共计可耕种农田四百三十万亩,其中新开垦农田三十余万亩,天津卫可耕种农田约三十万亩……”
“其中冬麦已收割完毕,土豆、红薯等作物还未成熟……”
李岩的手指在账册上一行行数字上划过。
得益于陈墨系统的科技加成,虽然天气寒冷,今年的收成依然达到了平均亩产一点五石。
“亩产将近两石?”
史可法听到这个数字,惊的目瞪口呆。
他戎马半生,深知农事艰难,能有这样的亩产,简直是神话!
李岩继续兴奋的说道。
“这次京津地区,共计收获各种粮食约六百万石,按照战时两成税收,我们的官仓共计入库一百二十万石!”
“京畿百姓,加上四处逃难而来的百姓,共计一百三十万人,再无口腹之忧!”
听到这个数字,史可法沉默了,他接过李岩手中的账本,仔细查看每一笔记录。
难道这就是天命所归?
短短四个月,陈墨力挽狂澜,将这京津两地,打造成了空前的盛世。
史可法做梦般的坐在那车里,很快,马车停在了城西军器局。
这里已经被陈墨扩建成了一个规模超大的军工厂。
数千名工匠和后勤兵几乎是日夜不休打造兵器,炉火照亮这些工匠的脸,汗水顺着脸颊滑落。
史可法曾任兵部尚书,对军工之事可以说是了如指掌。
可眼前的一切,还是颠覆了他的认知。
这里没有丝毫杂乱,一切井井有条。
工匠们不再是各自为战,而是分工明确,流水作业。
一块块烧红的铁锭,经过一道道工序,最终变成一杆杆寒光闪闪的火铳和统一制式的铠甲。
史可法随手拿起一支成品火铳,冰冷的触感让他精神一振。
他如获至宝般的检查枪身,眼中充满了惊叹。
“这火铳,做工精良,远胜我见过的任何鸟铳!”
一个工匠走上前来,恭敬说道。
“大人,此乃定国公亲自改良的火铳,不仅射程比寻常鸟铳远了三十步,且零件也极易替换,极大方便了战时修补。”
李岩接过话说道。
“定国公还提供了一些遂发火枪的改良方案,工匠正在研究,估计用不了多久,射速更快,机动性更强的火枪就能量产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