定国公府,议事厅。
沙盘之上,代表陈墨势力的小旗,已经占领冀北、齐鲁大部分。
冀北,民心之稳固,远超陈墨的想象。
昔日融入京城的大部分流民,便是从冀北而来。
随着陈墨的军队收复各府,流民陆续踏上了归乡之路。
冀北的民心,是除了京津两地,最稳固的地方。
陈墨的军队,对百姓而言,是除了家人最可靠的队伍。
有这种深厚的民心基础,冀北的收复,几乎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。
陈墨闭上眼,打开了系统面板。
从系统反馈的国运值来看,
冀北一地,新收拢明军残部、地方武装,乃至自愿跟随的青壮年,已有三万有余。
这支新的玄甲从军,只需经过三至六个月的训练,便可投入城池防守中。
陈墨的国运值,也来到了恐怖的六百七十多万。
看似很多,但为了巩固冀北,还远远不够啊。
深吸了一口气,兑换了一万后勤兵和一些系统死士。
冀北的城防修复,民生恢复,后勤兵必不可少。
至于兑换的两千重甲骑兵,一千轻甲骑兵、五百夜不收、四千火枪兵、五千矛盾弓兵,和五百初级指挥官。
则混编入冀北玄甲从军,负责训练和加固冀北城防。
目前所有的军器局,日夜开工,全力生产改良鸟铳、遂发火枪、甲胄以及红夷大炮。
即便如此,产量也仅能勉强支撑齐鲁一地。
考虑到冀北漫长的防线,他再次打开了兑换界面。
虎蹲炮及弗朗机炮,各五十门!
这是加强城防最有效的手段了!火炮所及之地,便是真理!
这一下子就用掉了高达五百三十五万国运值……
【当前可用国运值:】
看着差点见底的国运值,陈墨苦笑着摇摇头。
幸好军器局已经逐渐步入正轨,炮弹可以自己生产,否则……
这仗,还真是打不起啊!
河北作为自古以来的军器重地,煤铁资源丰富。
在玄甲后勤兵的支撑下,火器方面的压力,应是可以缓解不少。
这死士系统,本质就是以战养战。
只是未来一段时间,应该是没什么人敢轻易冲自己霉头了。
做完这一切,史可法、李岩等人,已经到齐。
陈墨指尖轻轻敲击桌面,打破沉默。
“各位,都说说吧,这段时间,各自的进展如何了?”
李岩率先起身,比起刚刚加入陈墨阵营的时候,看起来更加清瘦了……
但眼神,却愈发的明亮。
“国公,这是最新的民政汇总!”
“得益于您的新农策和玄甲后勤的相助,京津鲁此次秋收,粮草大丰!民心已定!”
“特别是我们推广的土豆、红薯、玉米等作物,产量更是喜人!”
说到此处,他话锋一转,目光落在沙盘上豫中、晋地两处。
“但问题也随之而来!”
“我军仁义之名远播,各地流民闻风而来……”
“特别是豫中、江淮、晋地三处……”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