京师史里的风波,即使是隔着千里之遥。
也瞒不住山海关。
毕竟吴三桂作为一个明代重臣。
京城和朝中,不可能没有他的眼线。
吴三桂坐在书房的火盆前。
手中捏着陈墨人送来的那封回信。
信中措辞温和,却又暗藏锋芒。
信中,陈墨对他送陈媛媛的举动表示理解。
让他好生镇守国门,不必多虑。
不必多虑?
吴三桂只觉得后背一阵发凉。
这四个字从陈默的笔下写出来,比任何威胁都让他心惊胆战。
江南士绅的下场。
他可是一清二楚。
那些曾经富可敌国,能左右朝堂的大人物。
在陈墨的雷霆手段前。
说杀就杀,说抄就抄。
连眼睛都不眨一下。
他吴三桂,手握关宁铁骑,贵为平辽王。
听起来威风八面。
可他自己心里清楚,现在的处境。
比那些江南士绅也好不到哪儿去。
吴三桂端起桌上的酒杯,一饮而尽。
“这是为了保存实力,曲线救国……”
辛辣的酒,也压不住他心头的烦躁和恐惧。
他只能用这样的话来麻痹欺骗自己。
深夜。
平了王府的后门,一道黑影在亲兵的带领下,悄无声息的穿过庭院。
来到了吴三桂书房之外。
此人身形高大,穿着汉人商贾的服饰。
但眉宇间那股凶悍之气,却暴露了他绝非普通商人。
“王爷,人带来了。”
亲兵小声的在门外禀报。
“让他进来!”
吴三桂的声音低沉,带着一丝警惕。
门被推开,那人走了进来,对着吴三桂鞠了一躬。
“大清使臣,图海,见过王爷!”
此人张口,说的却是一口流利度北方汉人官话。
吴三桂挥了挥手,示意亲兵退下,并守好房门。
书房内,只剩下他和图海二人。
“不知图海大人深夜到访,有何指教?”
吴三桂故作镇静,语气里透着一股疏理。
似乎在表明自己的立场。
图海微微一笑,从怀里取出一个木盒,轻轻放在桌上。
“王爷言重了,只是我家主人和王爷神交已久,知晓王爷镇守边关,劳苦功高……”
“特命在下送来一些土特产……不成敬意。”
吴三桂瞥了眼木盒,没有动。
“无功不受禄,你家主人的好意,本王心领了!”
“我如今是大名之臣,与贵方私下往来,若是传了出去,恐怕对你我都不是好事!”
“哈哈哈!”
图海发出一阵低沉的笑声。
“王爷快人快语,那图海也就不绕弯子了!”
他打开木盒,里面没有金银珠宝。
而是一根孩童手腕粗细的千年野山参!
“王爷为我大清提供如众多的矿产物资,恐怕就是在为自己留后路吧!”
吴三桂闻言,摸了摸鼻子,眼中闪过一丝杀机。
俗话说,看透不说透,还是好朋友。
吴三桂暗地里和关外做生意,打的可是经商的旗号。
并没有把这种事情放在明面上。
如今这图海直接点破。
便是撕开了他最后一块遮羞布。
“王爷不必动怒!”
“敌人的敌人,便是朋友!”
“如今陈墨势大,王爷处处受制,陈墨的新政,就是要断了这天下世家的根!”
“他今日能对江南动手,明日,难保不会对王爷动手?”
吴三桂沉默了,海图的话,句句都说在他心中的痛处。
见吴三桂有所动摇。
海图趁热打铁,凑近一步,压低了声音。
“我家王爷愿助王爷一臂之力。”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