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太监话音刚落,孝庄便觉得心头猛的一沉。
南边?
这个时候从南边出来的消息,还能有什么好消息?
肯定又是惊雷一枚。
她强装镇定,缓缓开口。
“讲!”
那太监连头都不敢抬,将一份刚才宫外传来回来的密报呈了上去。
结结巴巴说道。
“回太后,南边传来的消息……说……说英亲王阿济格,在南朝京师过的异常舒服……”
“嗯?”
孝庄接过密报的手微微一顿,眼神中闪过一丝疑惑。
异常舒服?
他一个俘虏,能有多舒服?
难不成还能在那娶妻生子了?
难道是反话?
她展开密报,快速浏览了一遍。
越看,眼中的惊讶越重。
密报写的内容,还真是匪夷所思。
阿济格非但没有受到严刑拷打,反而成了陈墨的座上宾。
每日好吃好喝的招待,甚至还有美酒佳人相伴。
更有传言说,阿济格已经有了归顺南朝的心思,时常在华夏大学府出入,对陈墨的学府大加赞赏。
这也就算了。
密报的后半部分所说的内容,更是让她不敢相信。
随着阿济格消息一起传来的,是南朝现在的民生景象。
百姓安居乐业,商贾来往不绝。
士兵更是待遇优厚,伤残有抚恤,就算是战死,家人也有保障。
就连那些最底层的流民,都能靠着双手挣一份钱维持生计。
孝庄将密报死死攥在手中,整个指节都握的泛白。
“好一个陈墨!好一招诛心之计啊!”
她比多尔衮更懂汉人的权谋之术。
也比多尔衮更清楚,这些消息一旦传开,会造成何等恐怖的后果。
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动摇军心了。
这是在从根子上瓦解大清百姓的民心。
试问谁不想过好日子?
谁愿意在这冰天雪地的地方,为了那点可怜的军饷卖命?
一旦南朝被形容成了天堂,就连频频发动战争的阿济格都能受到优待。
那谁去了不能过上好日子?
而关外的日子又如此苦寒贫瘠。
只要一久,人心自然会变。
“这消息,有多少人知道?”
孝庄的声音,冰冷且透着不安。
那太监说话的语气更加吞吞吐吐。
“回太后……恐怕,整个盛京的,已经传遍了……”
什么??
怎么会如此之快。
陈墨在盛京到底安插了多少眼线!
孝庄缓缓闭上眼,长长的叹了口气。
这次,多尔衮,是真的要完了。
他可以败给陈墨的火器,可以败给陈墨的兵法。
但,唯独不能败在人心。
败给他从未放在眼里的东西。
良久,她才再次睁开眼睛,依然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。
“传我的命令,密切关注睿亲王府的动向。”
“另外,让索尼他们,加快动作。”
多尔衮现在俨然是一只深受重伤的野兽,正是她取而代之的最佳时机!
与此同时,定国公府,议事厅。
气氛和盛京那种乌云密布不同,这次,每个人脸上都充满了从容。
范正峰正将一份份情报汇总,呈到陈墨面前。
“门主,您这招攻心为上,当真是效果显着!”
“如今关外,人心惶惶,军心涣散。”
“根据我们安插的眼线回报,不少八旗兵都在私下里议论,说与其在关外将脑袋系在裤腰带受苦,还不如直接南下,就算当个流民,也能混个吃饱穿暖!”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