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郑亲王,我大清如今,还有军心何言吗?”
他缓缓走到大殿中间,环视一周,淡淡说道。
“王爷若要战,范某不拦着,只是,范某有几个问题,想要请王爷和各位将军为范某解惑!”
他不等济尔哈朗接话,只是自顾自的说着。
“第一,兵何在?”
“真定府、天井关、山海关、关中,四场大败,我大清损兵折将。”
“目前,可战之兵最多八万,还有很大一部分是近一年招募的新兵,未经历过征战。”
“拿什么和陈墨驻守在大同府和山海关的近二十万百战精锐对抗?”
说到这里,他顿了顿,叹了口气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“连年征战,国库空虚,如今盛京城内,粮价飞涨。”
“我军将士连饱饭都吃不上几顿,拿什么去支撑一场持久的大战?”
“最后……”
“朝南的火器,一日千里,各种威力惊人的火器层出不穷,而我等呢?”
他指了指殿外,继续说道。
“惊雷炮炸膛的声音犹在耳边,仿制的火枪更是个笑话。”
“让我军将士,拿着落后的火器,拿着大刀长矛,去冲击陈墨的枪林弹雨?那是打仗吗?那是送死!”
范文程句句属实,没有丝毫夸张,将众人那点可怜的勇气和骄傲,砸的粉碎。
济尔哈朗被驳斥的面红耳赤,气急败坏。
他抽出腰间的佩刀,指向范文程。
“范文程,你这汉狗,竟敢妖言惑众,扰乱军心!”
“我看这几次大败,都是你从中作梗!你!就是汉人的奸细!”
范文程只是静静的看着济尔哈朗,那眼神,就像看一个傻子。
“王爷若觉得,杀了范某,就能让陈墨退兵,让我大清重振雄风,那范某,死而无憾。”
“你!!!”
济尔哈朗被范文程噎的说不出话,举着刀的手,微微颤抖。
他知道,范文程说的都是实话。
可他不能承认。
一旦认了,就等于承认他也无力回天。
就在大殿内剑拔弩张,气氛紧张到极点之时。
帘子背后,终于传来了孝庄的声音。
“够了!”
简简单单两个字,制止了大殿上的闹剧。
济尔哈朗狠狠瞪了一眼范文程,不甘的收回了佩刀。
孝庄缓缓开口,继续说道。
“郑亲王之勇武,本宫知晓。”
“范先生之谋略,本宫也信。”
“只是,本宫也想问一句,若战,谁可为帅,是否能打败陈墨?”
济尔哈朗张了张嘴,却没有回话。
多尔衮、多铎、阿济格三兄弟联手,都没在陈墨那讨得一点便宜。
他三人可都是有真材实料的,不然众人之前也不会俯首称臣。
可他们都不行。
他济尔哈朗,又凭什么行?
孝庄的声音再次响起。
“若此战再败,谁又能为我大清宗庙社稷,为这满城军民负责?”
这个问题,可就比上一个问题严重多了。
在场所有人都不敢出声。
无人能答,也无人敢答。
大殿内,再次陷入一片死寂。
孝庄没有多言,只是抱起福临,缓缓起身。
“今日就到这儿,都退下吧”
朝会,就这么不欢而散。
济尔哈朗失魂落魄的走出大殿,只觉得浑身冰冷。
确实……他拿什么打?
八万头猪也得杀好久,可人家用的不是刀啊!
当晚,多尔衮灵堂前,只点着一盏孤灯。
孝庄独自一人,静静的站在灵柩前,久久不语。
寒风从窗外吹入,吹动她的衣角,也吹动她眼中的烛火。
良久,他才缓缓转身,对着身后一直默默等着的苏麻喇姑,轻声说道。
“回吧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