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三更求追读)
差不多快下班的时候。
专职副书记高育良的办公室纷至沓来,各个常委、刘省长、田国富,甚至沙瑞金都派白秘书过来走了一趟。
组织部长吴春林坐在高育良办公桌的左侧面,面前摊着几张薄薄的档案文件。
可正是这几张看似寻常的纸片,此刻却重若千钧。
上面密密麻麻的人名和职务,关系着汉东省两百余个厅处级干部的命运前途。
吴春林手握钢笔在名单上撰写,不时抬眼观察一下高育良的神色。
他这个组织部长也不好做啊。
省委书记沙瑞金挟上层意志空降,
本土高育良和李达康强势联盟。
他这个组织部长就被夹在了中间,做事必须小心谨慎。
这时,办公室门被推开,李达康风风火火走了进来。
“育良书记,忙着呢?”李达康声音洪亮,精神抖擞:“春林部长也在啊?好,咱们正好把名单的事儿定了。”
他走到高育良办公桌旁,伸头瞄了眼高育良身前的推荐表单:“嗬,大家都挺积极,这么早名单都交上来了。”
“育良书记,咱们之前可说好了,这次我们京州市的损失最大,你得优先考虑让我们京州恢复元气啊!”
高育良吩咐秘书给李达康倒了杯茶,不紧不慢地说:“达康书记多心了。京州作为省会城市,是我们汉东省的名片,稳定和发展更是头等大事,干部配备自然是需要优先保障。”
两人心照不宣地寒暄吹捧了几句,便进入了实质性的“瓜分”环节。
最后名常委李达康到场,代表着本次所有常委推荐表单全部集齐。
高育良将所有表单一一铺开。
官场自有其独特的沟通方式。
常委们提交的推荐表上,名字的书写方式泾渭分明:用工整正楷书写的是必须力保的核心人选,意思是“重要事,需要办”;
而用潦草行书或草书书写的是次要人选,让你“看着办”。
这套潜规则最早是用钢笔字和铅笔字来作区别,而如今则是以更隐蔽的字体差异延续下来。
大部分常委的推荐表单都是四五个正楷体提案,六七八九个潦草字体提案。
高育良正楷体全批,对于潦草体的,则根据亲疏远近和职位重要性,适当勾选三五个。
既给了对方面子,也守住了核心利益分配。
只是在看到田国富提交的推荐表时,高育良嘴角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讥讽。
这位沙瑞金的铁杆盟友,似乎还没有认清形势,表格上竟密密麻麻提名了十六个名单,还全是用的工正楷体!
“达康书记,你看这个田国富同志,”高育良拿着名单,对着李达康轻笑说:“他是纪委书记,本职工作应该是监督执纪问责。怎么还对组织部的业务感兴趣上了呢?”
说完他便拿起笔,毫不客气地将名单后面十三个名字划掉,只保留了最前面的三个。
“祁副省长现在分管公安、司法、监狱,这么大摊子也才提名了二十多个。他田国富管纪委的要这么多名额干嘛?”
李达康对此自然是乐见其成。
因为京州市的干部班子在山水庄园事件中受损严重,他这次提名的总共有六十多个。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