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到老师话里的质疑,祁同伟微微一笑,自信的说道:“老师,你可别小看这么个小玩意,他虽然生不出花来,但却能玩出花来,用途可谓十分广泛。”
“首先是民用,这种低空无人机可以帮农民喷洒农药、从高山峻岭吊送农作产品,而且他在农业植保、物流运输、应急救援等领域,也有着极大的刚性需求。”
“老师您想啊,按传统思维,想把山里的毛竹背出来,是不是得用人力一根根背出来?可有了无人机就不一样了。可以直接把毛竹绑在无人机上,临空吊出来,所需要的付出仅仅只是几毛钱的电费!”
“再然后是商用,无人机可以在影视航拍,地理测绘以及短途物流配送等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。”
继而祁同伟压低声音,小心翼翼地说:“甚至如果发展好了的话,在于军用方面,这不起眼的小家伙都亦能取得一席之地!”
“老师您想下是不是?”
“总之,无人机并不仅仅只是个玩具,他在未来是极有可能会成为低空经济的核心引擎,其富含的战略价值,将远超我们目前的想象。”
高育良听着祁同伟逻辑严密的分析,眼中赞赏之色渐浓,满意地点头:“好!”
“看得准,说得更透!”
“同伟啊,以前只觉得你是政法方面的人才,怕你走主政一方的路线可能会有些吃紧。”
“如今看来倒是低估你了。”
“就你这份见识和眼力,拟定的大方向准保错不了!”
祁同伟脸皮稍臊,他哪有什么眼力啊?
无非是站在已知的角度,拿标准答案解析问题罢了。
“老师您过奖了,设想和施行是两码事,同伟只是提了想法,需要和老师学的东西还有很多。”祁同伟谦逊道。
高育良欣慰地拍了拍祁同伟的肩膀:“不骄不躁,时刻保持学习的心态,这就很好!”
“新能源汽车我们汉东有产业基础,推动起来相对容易。倒是无人机这个全新赛道……”他略作沉吟,看向祁同伟说:“同伟啊,有没有兴趣和老师一起,给这个项目跑跑腿,做招商立项的先锋?”
“老师有命,学生自是义不容辞。”祁同伟立即表态。
高育良满意地点头:“嗯。那你觉得,这个领域里有哪家企业最值得我们引入?”
“大疆。”祁同伟毫不犹豫地回答:“这家公司虽然只是新兴公司,但他们的团队团结、年轻,且掌握着完全自主的核心技术,而这也正是我们最需要的。”
高育良当即拍板:“同伟,你回去立刻拟份报告出来。我来代表汉东省政府向大疆发出正式邀请。”
(大疆是在15年收到7500W美刀的外企投资后才正式腾飞,可能距离书中时间点相差几个月,不过不用在意这些细节。)
“要钱给钱、要地给地,要政策给政策。务必要让对方感受到我们的诚意和决心。”
“是,老师。”
“我这就回去准备。”祁同伟爽快应下后便疾步转身。
不怪高育良会如此雷厉风行。
事实上,汉东省在招商引资上一向以高效着称。
这套“汉东速度”的打法早已融入骨子里。
一旦认准一个有潜力的产业,就会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政策、土地、人才、资金等所有要素精准投喂,以最快速度培育出完整的产业集群,不给竞争对手任何犹豫的机会。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