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吐出一个烟圈,慢悠悠地说:“相关部门很快就会对全市使用过李记建材的在建工程,特别是像你承接的政府公共工程,进行全面的、突击性的质量检测。到时候,如果查出来你用的李记水泥不合格……郑总,你说,这责任是该算在李记头上,还是算在你金象建筑的头上?”
这话像一把冰冷的匕首,瞬间抵住了郑汉龙的咽喉!
他承接的政府工程,为了通过验收,前前后后打点、投入了巨额资金。
如果工程质量被查出问题,不仅仅是巨额赔偿和罚款,他的公司很可能就此完蛋,甚至他本人都可能有牢狱之灾!
看着郑汉龙惨白的脸色和额头上渗出的冷汗,林向东知道火候差不多了。
他缓和了语气,抛出了最后的保障:“当然,只要你愿意站出来。第一,东升商圈的工程,我们可以立即签约。第二,举报期间,你和你的家人,会得到绝对安全的保护,我林向东用人格担保,绝不会让李家人动你一根汗毛。第三,这是为民除害,也是为你自己消除隐患。”
威逼,利诱,再加上一道看似正义的光环。
郑汉龙瘫坐在椅子上,内心经历着天人交战。
一边是李氏可能的疯狂报复,一边是公司破产入狱的即刻风险,以及东升项目的巨大诱惑和一份看似可靠的保护承诺。
最终,对现实利益的权衡压倒了对潜在风险的恐惧。
郑汉龙用颤抖的手拿起酒杯,将里面剩余的白酒一饮而尽,仿佛在给自己壮胆,然后重重地将酒杯顿在桌上,咬着牙,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:“林总……我……我干!”
……
如果说高塔村村民的投诉只是一块投向水面的石头,那么郑汉龙这位本地知名建筑商的实名举报,则无异于一颗投入深水的“核弹”!
举报材料详实,直接指向多个政府公共工程使用的李记牌“金标”水泥存在严重质量问题,在林向东的引导下,瞬间引发了媒体的疯狂报道和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。
舆论一片哗然,公众的愤怒被点燃,要求严查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。
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致命一击,病床上的李国昌又惊又怒。
李国昌一边强撑着精神指挥秘书,动用所有能动用的关系和钱财,四处打点,希望能控制舆论,并让即将到来的官方检测“顺利过关”;一边在心里将林向东和胡锐恨之入骨。
然而,这一次,权力的沟通和斡旋似乎失灵了。
在舆论的高度关注和上级的明确指示下,专业的检测机构——云海市建交工程检测有限公司,对从涉案工地和库房封存的李记牌“金标”水泥进行了严格检测。最终出具的检验报告显示:送检样品在龄期为3天时,其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均显着低于国家标准要求!
这份白纸黑字、盖着公章的检测报告,如同一纸死亡判决书,重重地砸在了李国昌和整个洋河李氏的头上。
它不仅坐实了李记水泥的质量问题,更传递出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。
李氏在云海市经营多年所编织的权力保护网,已经出现了巨大的漏洞,甚至可能已经失效!
否则,如此关键的检测,绝不可能得出这样一个对他们完全不利的结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