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觉得真正的报恩不应该是这样的。
车子平稳地驶出雅干镇地界。
离祁家村越近,祁同伟内心的思绪就越多。
“怎么样才能真正帮到他们呢?”祁同伟眯起眼看向窗外,目光柔和。
祁家村是典型的山水之乡,山上有茶,田里有稻,水里有鱼。
村民们世代居住于此,大多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。经济来源主要就靠采摘茶叶,捕捞些水产,或者售卖多余的稻米,寻常人的收入非常有限。
虽然这些年随着大环境变好,交通也更加便利、发达,年轻人外出打工挣了钱,回来盖起了不少新楼房。
但村子里本身的产业依旧薄弱,留守的老人和妇女缺乏稳定的增收渠道。
……
车子从省道转入通往祁家村的乡道。
路的一侧是连绵的青山,山上毛竹翠绿,茶树整齐;
路的另一侧,则是蜿蜒流淌的好溪。
好溪的源头是十几里外的安岭水库,走山路顺流直下,再从祁家村通过。
溪水清澈见底,在阳光下粼光闪烁,甚至可以清晰地看到水底的鹅卵石和鱼群。
祁同伟吩咐司机小郑靠边停车,自己走到溪边往下看。
记得小时候家里条件差,馋了的时候他就会跑来好溪抓鱼吃,水里放个簸箕,几个孩童一起蹚水赶鱼,轻轻松松就能弄上一碗。
如今时隔多年重回故地,倒是另一番感受。
一群群的的石斑鱼(清水溪流里那种黑白条纹的小型鱼类,味道鲜美)在清澈的溪水中穿梭,它们体型不大,在清冽的溪水中显得格外活泼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看着这清澈的溪水、游动的鱼群,祁同伟忽然联想到如今的汉东省,在生活水平提高后,人们越来越追求精神享受和休闲生活。
钓鱼,这项既能亲近自然又能放松身心的活动,似乎也在日渐流行。
“这么好的环境,这么清澈的溪流,不能白白浪费了啊…”祁同伟心里思量着。
再看那条从村子中间穿过的河流,祁同伟突然萌生出了个主意。
简单思虑了下可行性之后,他便拨通了清水县县委书记马志杰的电话。
在他的印象中马志杰算是个能力不错的基层干部,而且他为人圆滑,懂得变通。
电话很快接通,那头传来马志杰恭敬且带着惊喜的声音:“祁省长好!我是清水县马志杰。”
祁同伟没有过多寒暄,直接切入主题:“志杰同志,我现在回往祁家村的路上。路过好溪。”
“咱们这的水质是好啊,溪水清澈见底,里面的石斑鱼又多又肥。”
马志杰连忙附和:“是啊祁省长,我们清水县一直都很重视环境保护,好溪更是我们重点保护的水系。”
“对了祁省长,我那小舅子很喜欢钓这些石斑,家里还专门挖了个水池拿来养他钓来的鱼。”
“要不我给您送些过来?一直养着我们也吃不完。”
这是以为自己想吃鱼了?
祁同伟无奈笑笑:“志杰同志,你误会我意思了。我意思是祁家村河段的好溪水质干净、鱼情好,咱们县里是不是可以搞个生态溪流钓项目?”
“靠山吃山,靠水吃水,要把我们当地环境好的资源优势充分利用起来嘛!”
马志杰的眼皮一跳,瞬间就明白了祁同伟的意思
——祁副省长并不是心血来潮想吃鱼,而是想借用好溪祁家河段的水质鱼情,发展地方经济,提升祁家村村民的生活水平,回馈乡邻!
PS:不多求,这章看爽的,送个免费的为爱发电,点个催更不过分吧?接下来祁厅长回馈乡里。
今天继续三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