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白祁同伟的意思后,马志杰的脑子飞转,很快就意识到这是一个绝佳的、能直接搭上祁同伟这条线的好机会。
“哎呀祁省长!您这话可算是说到点子上了,和我们县里的想法是不谋而合啊!”
马志杰提高声调,用种恰到好处的激动和惊喜说道:“不瞒您说啊祁省长,我们县渔政局近段时间一直在找合适地方,来试点推行这种生态休闲渔业,只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试点区域!您这通电话正好给我们指明了方向!”
(PS:不是我瞎写啊,我们当地确实有这种钓溪石斑的黑坑!三四十一斤收来的养殖溪石斑,收费让钓鱼佬钓,想带走鱼获八十一斤,隔一两月还举办钓鱼比赛,门票三百,每天来钓鱼的人不要太多了。经过村里的河段都是有人承包的。)
马志杰趁热打铁,话锋一转道:“祁省长,您看这样行不行,您公务繁重,难得回来一次。”
“我这就通知县渔政管理局的王局长,还有雅干镇的刘书记,现在就赶来祁家村向您现场汇报我们原先的一些初步想法。”
“也好实地考察,聆听您的先进指示。”
“如果可以、我们在现场就把这个项目的框架和细节商议落实下来。”
马志杰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,把祁同伟想对家乡父老的关照,巧妙地变成他们县渔政局本就有的想法,还小托了一手,感谢祁同伟帮他们指明了方向。
等于是既帮领导办了事,又不挟功自傲。
什么叫懂事?
这就叫懂事!
祁同伟拿着手机,嘴角微扬。
想推动这件事,本来也需要地方上有这样一个头脑灵活、执行力强的干部来具体落实。
“好的志杰同志,那你们过来吧,我在祁家村等你们。”他语气平和地同意了马志杰的提议。
挂断电话,马志杰立刻行动起来,他一边让办公室笔杆子赶紧起草相关报告,一边亲自给渔政王局长和雅干镇刘书记打电话:“老王/老刘,赶紧准备一下,祁省长回来了!”
“他刚给我打电话,透露了有想在祁家村搞生态溪流钓的项目,我回他说我们县渔政一直有这个想法,只是苦于没找到合适地方,暂时把祁省长的想法给接住了。”
“记住,这是我们原先就在筹备的项目,待会儿你们千万别说漏嘴了!”
“我现在让县委办赶紧起草报告,十分钟后县政府门口集合,报告书我会带到路上我们一起研究!”
现实中哪来的那么多凑巧?无非是迎合领导的意愿罢了。
......
车子在村口的古樟树下停稳,祁同伟没让开进村里,而是带着李虎和小郑下了车,准备步行回家。
距离过年还有几天,外出打工的年轻大多还没回来,这时村口走动的大多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,或是妇女和孩子。
不知道是谁眼尖先喊了一声:“是同伟回来了!”
一时间原本松散在各处的村民们纷纷围拢过来,态度热情的和祁同伟打招呼。
“同伟哥!”
“同伟叔!”
“同伟回来过年啦!”
...
招呼声此起彼伏,带着浓重的乡音。祁同伟脸上也是笑容真切,一一回应着。
“二牛叔歇着呐?桂花婶身体还好吧?”
“冬花嫂子饭吃了没?”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